
有謂,后現代業巳喪失革命的主客觀條件。
嗯,這根本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喊
浪漫安定的資產階級,唬爛造謠。
當人間世猶有半數以上人口在貧困線上掙扎,革命的土壤就不斷發酵。
當聖戰士給去脈絡地騎機車遊寶島,島嶼的鬥士卻扔出第1彈,正試圖否定上面的唬爛,呼應乍看逝去卻仍不遙遠的行動年代。
深信島嶼的農運史會還鬥士1個公道。
咱翻出不知是漢唐還是魏晉,在地下讀書會的潦艸筆記,重抄1遍,溫故知新,敬獻給這素未謀面的漢子,祝禱他不斷精進。
生於阿根庭的內科醫生切,是古巴革命最多產的作家,文藝復興人和民間英雄。
1954年,美國CIA策劃政變顛覆瓜地馬拉改良社會主義政府,切在瓜國由后來的第1位妻子Ilda Gadea依達‧嘉德婭指導,開始用心學習馬克思主義。
切認識到磨練意志的重要性,是作為革命鬥爭的必要手段。做為1個實踐者,切認為不能不把個己想法形諸文字。他寫得極好,儘管常有愛用晦澀含混抽象詞句的癖好。仔細讀其作品,看得出康德、馬克思、列寧、托洛茨基、史達林、武元甲、弗朗玆‧法農、吉拉斯、馬里亞特吉José Carlos Mariátegui (1894-1930)、曼德爾Ernest Mandel(1923-1995)……對他的影響。傳說切總隨身攜帶聶魯達的《1般之歌》,於英勇鬥爭中抽空讀詩。
他著重馬里亞特吉關於馬克思主義中的倫理學,跟建立經由階級鬥爭形成無產階級人道主義,等看法。切大概讀過這秘魯思想家的《捍衛馬克思主義》(1934),此書曾在卡斯楚的古巴再版發行。
切在卡斯楚革命成功后,深入鑽研政治與社會理論。他跟馬克思、列寧1樣熱衷於「工人的解放是工人自家事」(《列寧文稿》卷2,p.14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17,p.475、卷22,p.280),並認識到這須從群眾教育計劃著手。他親自向1批批古巴人民講授文學,發《唐吉訶德》給他們,樹立他們的信心跟進步願景。學員把這老師視作打敗「以前難以戰勝的敵人」的現代騎士。
切在指導下的「群眾掃盲運動」中,強調藝術對革命的作用。他認為知識分子應1方面透過政治理論、另方面透過藝術作品來激發思想意識。切看到,傳統上,文化跟藝術被人拿來在漫長工作天之后暫時擺脫情感上的疏離;古巴革命前,人們以聊天方式解除疏離,這全是種思想上的逃避,就是說,不承認藝術應該作為抗議和變革的武器。
他認為藝術常過於將社會主義的現況跟巳消逝的過去結合——這種「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是以19世紀帶著階級傾向的藝術為基礎,基本上屬資本主義,而非真正的藝術自由表現。切追求可以培育真正藝術自由的社會(他跟著共產主義1同到來),堅信:各種藝術形式決不可以只描繪「正面的」社會現實,或1種幾乎不試圖揭發衝突和矛盾的理想社會。他也認為藝術能讓人擺脫資本主義的極瑞功利主義,並讓人產生美學上的滿足以取代物質上的滿足。
儘管切非常強調革命的文化層面,但他的世界聲望卻主要來自作為游擊戰士、謀略家和理論家的成就。他關於「游擊隊的催化效用」的思想,背離了傳統馬克思主義,也修正了列寧的觀點。列寧教導說,只有革命的主客觀條件成熟才能行動,可60年代的拉丁美洲實際上缺乏這樣的形勢,切則認為用催化劑來讓拉美各國「準備」革命。
巴枯寧說,社會革命可在政治革命之前進行。因為最精良的軍隊也不能戰勝群眾支持的非正規部隊,而行動可以給革命最大鼓舞。切贊同這看法,主張在農村獨自起義,成為把革命擴散到城市的催化劑。切了解,拉美人民巳看到革命的客觀條件——遭受貧困、饑餓和壓迫,只要進行武裝鬥爭,便能具備主觀條件——就是意識到勝利的可能性。
格瓦拉不認為拉美有和平轉進社會主義的可能性。馬克思跟列寧雖把城市無產階級看作最有戰鬥力的革命力量,而視城市為發動戰鬥的地點,切卻認定惟農民才能成為解放的工具。他強調農村游擊行動在不發達的拉美更為可取,因為統治政權最富鎮壓性的力量全在城市里頭。跟武元甲和毛澤東1樣,切主張游擊隊與農民結成聯盟,后者靠實行土地改革即能動員,所以,農民會為土地而戰,並構成第3世界革命的主要動力。
切反駁了拉美各國共黨所堅持的理論,即:跟執政的統治階級較勁,應自選票箱贏得政治優勢。切卻了解到,馬克思主義的真髓可自革命進程獲得,並非總是來自書本,他不同意列寧的名言:「沒有革命的理論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運動。」(列寧全集卷5、p.336;卷2、p.328),切當然沒有忘卻理論的重要性,但切說:
『革命者鬧革命,但革命造就革命者』
他不顧列寧「決不要拿起義當兒戲」的勸告,也無視毛澤東「不打無把握的仗」的主張。日益壯大的社會主義聯盟跟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處理之道是,切拒絕和平共處,寧可選擇對抗。比如,1965年美國入侵多明尼加,激起民族主義,跟促進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干涉。切則期望,整個拉丁美洲的游擊行動將引發美國強烈干涉,並使對抗發展為1場大陸戰爭,從而使美國資本主義最終敗於拉美之社會主義。
以古巴革命來說,切有兩項新創。第1,把游擊戰當作「完成勝利」之手段——可傑出的馬克思主義游擊戰爭理論家毛澤東和武元甲卻認為游擊戰有其侷限。第2,切至少在古巴證明,毛和林彪關於「必須使農村人民作好準備以等待武裝革命的適當條件」的論點難以成立,切說,古巴找到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而這條路子需相當隨機應變……………………………

《Marxist Thought in Latin America拉美馬克思主義思潮》
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1984
Black Sabbath ::Black Sabbath